全國人大代表建言超低能耗建筑
推廣超低能耗建筑是提升建筑能效、提高人居品質、改善大氣環境、推動我國建筑節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。
針對目前超低能耗建筑的發展現狀,全國人大代表倪海瓊呼吁,將發展超低能耗建筑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,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超低能耗建筑。
倪海瓊認為,加快發展超低能耗建筑目前有以下幾個有利條件:
01
在節能效果方面
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0部委聯合發布的《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(2017-2021年)》披露,截至2016年年底,我國北方地區城鄉建筑取暖用煤年消耗約4億噸標煤,供熱平均綜合能耗約22千克標煤/平方米。
倪海瓊告訴記者,如果全部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術,則每年可節約供暖用煤約3.45億噸標煤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9億噸。“這主要得益于超低能耗建筑通過其高效保溫和新風熱回收系統,能從源頭上降低建筑能源消耗,減少排放,從而有效改善大氣環境。”
02
在市場方面
目前我國房地產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,超低能耗建筑在最大程度節能的同時能夠提供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,而超低能耗建筑采用精細化的設計和施工工藝,高品質的建筑部品和設備,建筑質量和壽命大幅提高,能夠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同時,超低能耗建筑將帶動規劃設計、生產制造、施工管理、質量監管等行業的全面升級,將帶動上萬億的市場。
03
在現有技術方面
超低能耗建筑經過近30年的發展,相關技術已經成熟。我國已建和在建示范項目超過160個,覆蓋全部氣候區和主要建筑類型,一些項目已成功運行三年以上,實際運行效果達到了設計要求。
至于大家都關心的成本問題,倪海瓊透露,我國新建建筑如達到超低能耗建筑要求,增量成本約800元/平米,而多地對于建筑節能都有補貼政策,對房地產市場不會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。
那么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快發展超低能耗建筑?對此,倪海瓊提出了幾點建議:
一是在公共機構建筑中率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。加大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推廣力度,特別是在雄安新區、北京副中心、冬奧會場館的建設中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。
二是將發展超低能耗建筑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。財政等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,支持和鼓勵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術。
三是相關部門聯合出臺鼓勵與支持超低能耗建筑門窗、保溫、新風熱回收等關鍵部品和設備產業發展的政策,培育壯大一批核心企業和產業基地,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、質量可靠、有效供給的產業鏈,為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;繼續完善相關的標準體系,建立從建筑設計、施工、材料與產品供應、評估認證于一體的監管體系,促進超低能耗建筑健康發展。
四是加大引導推廣力度。雖然各地已相繼出臺的相關標準與鼓勵政策,但實際進展依然有限。因此需要繼續通過項目鼓勵,政策宣傳,加大引導力度,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超低能耗建筑。